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19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临床医学
专业代码:100201K
专业简介:临床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本专业以修业5年为基本学制,以临床医学本科教育为适用对象,是整个临床医学教育连续体中的第一阶段。本专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卫生保健系统培养能够完成医学基本训练,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临床医学毕业生,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和在各类卫生保健系统执业奠定必要的基础。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接受临床技能、人际沟通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一定的临床诊疗、健康宣教、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临床医学院秉承“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的教育理念,依托附属医院构建 “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为主体的医教协同教学模式,以“夯实基础、突出实践,注重人文与创新精神教育”为目标, 由具备丰富临床经验、较强科研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多途径提升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临床医学专门人才。
附属医院是一所综合性国家级三级甲等医院,始建于1956年。目前开放病床1404张,有3个省级重点专科及5个市级重点专科,建成集“模拟教学、专科集训、执业医实践考核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并获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掌握扎实的临床医学及相关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初步临床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人文修养;能在各级医疗卫生、健康机构从事基本诊疗、疾病预防、社区卫生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临床医学专门人才。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3.1 知识自标
(1)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正常结构和功能及正常的心理状态。
(3)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4)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5)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6)掌握正常妊娠和分娩、产科常见急症、产前及产后保健原则,以及计划生育医学知识。
(7)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知识,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筛查的原则,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障、以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
(8)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与方法,理解科学实验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9)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学诊疗基本原则。
(10)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传播的基本规律,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3.2 能力目标
(1)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病史的能力。
(2)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及精神检查的能力,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
(3)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
(4)内、外、妇、儿科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理能力。
(5)一般急症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
(6)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合适临床技术,选择最适合、最经济的诊断、治疗手段的能力。
(7)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针对临床问题进行查证、用证的初步能力。
(8)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能力。
(9)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
(10)具有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流的能力。
(11)结合临床实际,能够独立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能用1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
(12)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13)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3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1)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4)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
(5)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6)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7)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8)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观念。
(9)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10)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应考虑到病人及其家属的利益,并注意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11)具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
(12)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
四、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关系矩阵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目标1 | 目标2 | 目标3 |
知识目标 | √ | √ | √ |
能力目标 | √ | √ | √ |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
| √ | √ |
五、课程结构与学分要求
本专业应修总学分为228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51学分,专业教育课程(包括专业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选修)102学分,实践创新平台课程75学分。
本专业学制5年。修满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达到学士学位授予要求者,可以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允许学生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习年限,但学习年限最长为7 年(含休学)。
六、专业核心课程
1.专业学科基础课程:高等数学D、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医用物理学、生物化学等。
2.专业基础课程: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局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医学影像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预防医学与流行病学、全科医学概论等。
3.专业方向选修课程:老年医学、口腔科学、康复医学、急救医学、医院管理学、临床药理学、临床营养学、健康教育学等。
七、课程计划
(一)通识教育课程(51学分)
修读要求:通识教育课程由通识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核心选修课程两部分组成。通识教育公共必修课程,修满43学分,通识教育核心选修课程,修满8学分。(见通识教育课程部分)
(二)专业教育课程(102学分)
修读要求:学生应在学科基础课中修满15学分,专业基础课程中修满75学分,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中修满12学分。
专业课程计划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 模块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 学时 | 开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辅修 课程 | 备 注 |
专业 教育 平台 | 专业 学科 基础 课程 | 1071121051 | 基础化学 | 2 | 32 | 1 | 考查 |
|
|
1071121052 | 医用物理学 | 2 | 32 | 1 | 考查 |
|
|
1031121088 | 高等数学D | 4 | 64 | 2 | 考查 |
|
|
1071121053 | 有机化学 | 2 | 32 | 2 | 考试 |
|
|
1071121058 | 生物化学 | 4 | 64 | 3 | 考试 |
|
|
1072121063 | 临床医学导论 | 1 | 16 | 3 | 考查 |
|
|
小 计 | 15 | 240 |
|
|
|
|
专业 基础 课程
| 1071121054 | 医学细胞生物学(含实验) | 2 | 32 | 1 | 考查 |
|
|
1071121055 | 系统解剖学 | 4 | 64 | 2 | 考试 |
|
|
1071121056 | 组织学与胚胎学 | 1 | 16 | 2 | 考试 |
|
|
1071121057 | 生理学 | 4 | 64 | 3 | 考试 |
|
|
1071121059 | 局部解剖学 | 2 | 32 | 3 | 考试 |
|
|
1071121060 | 医学微生物学 | 2 | 32 | 4 | 考试 |
|
|
1071121061 | 医学免疫学 | 2 | 32 | 4 | 考试 |
|
|
1071121062 | 人体寄生虫学(含实验) | 2 | 32 | 4 | 考查 |
|
|
1071121068 | 预防医学与流行病学 | 2 | 32 | 4 | 考查 |
|
|
1072121057 | 医学伦理学 | 1 | 16 | 4 | 考查 |
|
|
1071121064 | 病理解剖学 | 4 | 64 | 5 | 考试 |
|
|
1071121065 | 病理生理学 | 2 | 32 | 5 | 考试 |
|
|
1071121066 | 药理学 | 4 | 64 | 5 | 考试 |
|
|
1072121068 | 诊断学 | 4 | 64 | 5 | 考试 |
|
|
1072121069 | 医学影像学 | 3 | 48 | 6 | 考试 |
|
|
1072121073 | 内科学1 | 4 | 64 | 6 | 考试 |
|
|
1072121072 | 中医学 | 3 | 48 | 6 | 考查 |
|
|
1072121088 | 神经病学 | 1 | 16 | 6 | 考查 |
|
|
1072121074 | 内科学2 | 4 | 64 | 7 | 考试 |
|
|
1072121079 | 外科学1 | 4 | 64 | 7 | 考试 |
|
|
1072121076 | 妇产科学 | 4 | 64 | 7 | 考试 |
|
|
1072121077 | 儿科学 | 4 | 64 | 7 | 考试 |
|
|
1072121078 | 传染病学 | 1 | 16 | 7 | 考查 |
|
|
1072121086 | 皮肤性病学 | 1 | 16 | 7 | 考查 |
|
|
1072121080 | 外科学2 | 4 | 64 | 8 | 考试 |
|
|
1072121082 | 耳鼻喉科学 | 2 | 32 | 8 | 考试 |
|
|
1072121081 | 眼科学 | 1 | 16 | 8 | 考查 |
|
|
1072121183 | 精神病学 | 1 | 16 | 8 | 考查 |
|
|
1072121064 | 全科(社区)医学概论 | 2 | 32 | 8 | 考查 |
|
|
小 计 | 75 | 1200 |
|
|
|
|
专业 方向 选修 课程
| 1072123050 | 医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含循证医学) | 2 | 32 | 2 | 考查 |
|
|
1071221198 | 医学英语 | 2 | 32 | 2 | 考查 |
| 限选 |
1072123051 | 社会医学(导论、经济) | 2 | 32 | 2 | 考查 |
|
|
1071123055 | 分子生物学 | 2 | 32 | 3 | 考查 |
|
|
1071123053 | 医学遗传学 | 2 | 32 | 3 | 考查 |
|
|
1072123059 | 人际沟通学 | 2 | 32 | 3 | 考查 |
|
|
1071123007 | 医学统计学 | 2 | 32 | 4 | 考查 |
|
|
1072122056 | 医学心理学 | 2 | 32 | 4 | 考查 |
|
|
1072123063 | 医院管理学 | 2 | 32 | 5 | 考查 |
|
|
1072123057 | 临床营养学 | 2 | 32 | 5 | 考查 |
|
|
1072123058 | 医药卫生法规 | 2 | 32 | 5 | 考查 |
|
|
1072123060 | 健康教育学 | 2 | 32 | 6 | 考查 |
|
|
1072122052 | 临床药理学 | 2 | 32 | 6 | 考查 |
|
|
1072123061 | 口腔科学 | 2 | 32 | 6 | 考查 |
|
|
1072122053 | 老年医学 | 2 | 32 | 7 | 考查 |
|
|
1072122054 | 康复医学 | 2 | 32 | 7 | 考查 |
|
|
1072121087 | 急救医学 | 2 | 32 | 8 | 考查 |
| 限选 |
1072122055 | 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 | 2 | 32 | 8 | 考查 |
| 限选 |
专业选修课不少于12学分,限选课程不少于6学分,每学期建议选修1-2门。 |
小 计 | 12 | 192 |
|
|
|
|
(三)实践实习、创新创业课程( 75 学分)
实践创新创业课程计划表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总 学时 | 讲授 | 实验 | 建议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主要开课学院 | 备注 |
实验实训课程 | 1071131087 | 基础化学实验 | 1 | 32 |
| 32 | 1 | 考查 |
|
|
1071131052 | 医用物理学实验 | 0.5 | 16 |
| 16 | 1 | 考查 |
|
|
1071131053 | 系统解剖学实验 | 2.5 | 80 |
| 80 | 2 | 考试 |
|
|
1071131054 | 有机化学实验 | 1 | 32 |
| 32 | 2 | 考试 |
|
|
1071131055 |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 | 1 | 32 |
| 32 | 2 | 考试 |
|
|
1071131056 | 生理学实验 | 0.5 | 16 |
| 16 | 3 | 考试 |
|
|
1071131057 | 局部解剖学实验 | 1.5 | 48 |
| 48 | 3 | 考试 |
|
|
1071131058 | 生物化学实验 | 0.5 | 16 |
| 16 | 3 | 考试 |
|
|
1071131059 |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 0.5 | 16 |
| 16 | 4 | 考试 |
|
|
1071131060 | 医学免疫学实验 | 0.5 | 16 |
| 16 | 4 | 考试 |
|
|
1071131084 | 预防医学与流行病学实验 | 1 | 32 |
| 32 | 4 | 考查 |
|
|
1071131061 | 病理解剖学实验 | 1 | 32 |
| 32 | 5 | 考试 |
|
|
1071131062 | 病理生理学实验 | 0.5 | 16 |
| 16 | 5 | 考试 |
|
|
1071131063 | 药理学实验 | 0.5 | 16 |
| 16 | 5 | 考试 |
|
|
1071121067 | 机能学实验 | 1 | 32 |
| 32 | 5 | 考查 |
|
|
1072131085 | 诊断学实训 | 1.5 | 48 |
| 48 | 5 | 考试 |
|
|
1072931082 | 实验诊断学 | 1.5 | 48 |
| 48 | 5 | 考试 |
|
|
1072131066 | 医学影像学实训 | 1 | 32 |
| 32 | 6 | 考试 |
|
|
1072131070 | 内科学1实训 | 1 | 32 |
| 32 | 6 | 考试 |
|
|
1072131069 | 中医学实训 | 0.5 | 16 |
| 16 | 6 | 考查 |
|
|
1072131087 | 神经病学实训 | 0.5 | 16 |
| 16 | 6 | 考查 |
|
|
1072131088 | 内科学2实训 | 1 | 32 |
| 32 | 7 | 考试 |
|
|
1072131073 | 妇产科学实训 | 1 | 32 |
| 32 | 7 | 考试 |
|
|
1072131074 | 儿科学实训 | 0.5 | 16 |
| 16 | 7 | 考试 |
|
|
1072131076 | 外科学1实训 | 0.5 | 16 |
| 16 | 7 | 考试 |
|
|
1072131080 | 皮肤性病学实训 | 0.5 | 16 |
| 16 | 7 | 考查 |
|
|
1072121075 | 外科手术学基础 | 1.5 | 48 |
| 48 | 7 | 考试 |
|
|
1072131075 | 传染病学实训 | 0.5 | 16 |
| 16 | 7 | 考查 |
|
|
1072131077 | 外科学2实训 | 0.5 | 16 |
| 16 | 8 | 考试 |
|
|
1072131078 | 眼科学实训 | 0.5 | 16 |
| 16 | 8 | 考查 |
|
|
1072131079 | 耳鼻喉科学实训 | 0.5 | 16 |
| 16 | 8 | 考试 |
|
|
1072131183 | 精神病学实训 | 0.5 | 16 |
| 16 | 8 | 考查 |
|
|
小计 | 27 | 864+16 |
|
|
|
|
|
|
课外实践 创新创业训练
| 1905111001 | 入学教育 |
| 1周 |
|
| 1 | 考查 |
|
|
1905111010 | 军事训练 | 2 | 2周 |
|
| 1 | 考查 |
|
|
1905111001 | 劳动I | 0.5 | 1周 |
|
| 2 | 考查 |
|
|
1905111002 | 劳动II | 0.5 | 1周 |
|
| 3 | 考查 |
|
|
1905111003 | 劳动III | 0.5 | 1周 |
|
| 4 | 考查 |
|
|
1905111004 | 劳动IV | 0.5 | 1周 |
|
| 5 | 考查 |
|
|
| 思政实践 | 2 | 2周 |
|
| 4 | 考查 |
|
|
1072131081 | 早临床实践活动1 | 2 | 2周 |
|
| 2 | 考查 |
| 详见《临床医学院“早临床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
1072131100 | 早临床实践活动2 | 2 | 2周 |
|
| 4 | 考查 |
|
1072131082 | 实习前临床技能训练 | 2 | 2周 |
|
| 8 | 考试 |
|
|
1072131083 | 临床实习 | 24 | 48周 |
|
| 9、10 | 考查 |
|
|
1072131084 | 毕业考核 | 4 | 4周 |
|
| 10 | 考试 |
|
|
小计 | 40 | 67周 |
|
|
|
|
|
|
1907111001 | 社会实践 | 2 |
| 2周 | 1-6 | 考查 | 团委 | 在校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累计应不少于2周,每个学生在学期间要至少参加一次社会调查,撰写一篇调查报告。 |
1900111001 | 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 | 6 | 参加学科竞赛、技能训练、科研训练、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创新实验、学术交流、发表论文、获得专利、课外阅读与创作、相关社团活动和实践创新、自主创业等活动。具体要求按照《河西学院学生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教育学分实施办法》执行。 |
| 小计 | 8 |
|
合计 | 75 |
|
|
|
|
|
|
|
|
|
|
|
|
八、课程设置与毕业要求的关系矩阵
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学生能力达成的相关度,填写如下关系矩阵。
用符号表示相关度:H-高度相关;M-中等相关;L-弱相关。
毕业要求
课 程 | 知识目标 | 能力目标 |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
基础化学(含实验) | H | L | L |
医用物理学(含实验) | H | L | L |
高等数学D | H | L | L |
有机化学(含实验) | H | L | L |
生物化学(含实验) | H | M | L |
临床医学导论 | L | L | H |
医学细胞生物学(含实验) | H | M | L |
系统解剖学(含实验) | H | H | L |
组织学与胚胎学(含实验) | H | H | L |
生理学(含实验) | H | H | L |
局部解剖学(含实验) | H | H | L |
医学微生物学(含实验) | H | M | L |
医学免疫学(含实验) | H | H | L |
人体寄生虫学(含实验)) | H | M | L |
预防医学与流行病学(含实验) | H | H | L |
医学伦理学 | L | M | H |
病理解剖学(含实验) | H | H | L |
病理生理学(含实验) | H | H | L |
药理学(含实验) | H | H | L |
诊断学(含实训) | M | H | L |
医学影像学(含实训) | M | H | L |
内科学1、2(含实训) | H | H | L |
中医学(含实训) | H | H | L |
神经病学(含实训) | H | H | L |
外科学1、2(含实训) | H | H | L |
妇产科学(含实训) | H | H | L |
儿科学(含实训) | H | H | L |
传染病学(含实训) | H | H | L |
皮肤性病学(含实训) | H | H | L |
耳鼻喉科学(含实训) | H | H | L |
眼科学(含实训) | H | H | L |
精神病学(含实训) | H | H | L |
全科(社区)医学概论 | M | H | L |
机能学实验 | L | H | L |
实验诊断学 | M | H | L |
外科手术学基础 | M | H | L |
急救医学 | M | H | L |
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 | L | H | H |
入学教育 | L | L | H |
军事技能 | L | L | H |
公益劳动 | L | L | H |
思政实践 | L | L | H |
早临床实践活动1 | M | H | L |
早临床实践活动2 | M | H | L |
实习前临床技能训练 | M | H | L |
临床实习 | L | H | L |
毕业考核 | L | H | L |
社会实践 | L | H | L |
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训练 | L | L | H |
九、说明
1.本专业第一、第二学期通识课程与医学类其他专业相同。
2.建议学生按照学校通识选修课目录选择,并完成相应学分。
3.本专业对实践实习教学环节的要求;本专业实践实习教学环节分实验、实训、见习、实习四个部分,实验、实训安排在学校实验实训室完成,学期见习根据课程计划安排在附属医院进行,假期安排一定学分到当地卫生机构进行早临床实践活动,实习前安排2周临床技能训练,实习由学校统一安排进行,实习要求见本专业临床实习大纲。
4.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的学分,课程学分达到规定学分,完成所有实践实验教学环节,外语、计算机考试成绩符合学校本科毕业生的规定,毕业理论考试与技能综合测试成绩合格,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方案制定负责人:
方案制定 小组 | 负责人:康东 执笔人:王霞、田莉梅 成员:康东、王霞、田莉梅、马丽、屠松、黄宝生、马维军、高鹏程、牛彦红、王春、陈善昌、苟凯红、郑江红 |
审核人 | 教学副院长:田莉梅 院 长:康东 |
临床医学(专升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随2019级在2021年执行)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临床医学
专业代码:100201K
专业简介:临床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本专业以修业3年为基本学制,以临床医学专升本教育为适用对象。本专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卫生保健系统培养能够完成医学基本训练,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临床医学毕业生,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和在各类卫生保健系统执业奠定必要的基础。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接受临床技能、人际沟通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一定的临床诊疗、健康宣教、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临床医学院秉承“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的教育理念,依托附属医院构建“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为主体的医教协同教学模式,以“夯实基础、突出实践,注重人文与创新精神教育”为目标, 由具备丰富临床经验、较强科研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多途径提升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临床医学专门人才。
附属医院是一所综合性国家级三级甲等医院,始建于1956年。目前开放病床1404张,有3个省级重点专科及5个市级重点专科,建成集“模拟教学、专科集训、执业医实践考核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并获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掌握扎实的临床医学及相关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初步临床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人文修养;能在各级医疗卫生、健康机构从事基本诊疗、疾病预防、社区卫生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临床医学专门人才。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3.1 知识自标
(1)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2)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3)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4)掌握正常妊娠和分娩、产科常见急症、产前及产后保健原则,以及计划生育医学知识。
(5)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知识,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筛查的原则,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障、以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
(6)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与方法,理解科学实验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7)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学诊疗基本原则。
(8)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传播的基本规律,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3.2 能力目标
(1)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病史的能力。
(2)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及精神检查的能力,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
(3)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
(4)内、外、妇、儿科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理能力。
(5)一般急症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
(6)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合适临床技术,选择最适合、最经济的诊断、治疗手段的能力。
(7)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能力。
(8)结合临床实际,能够独立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能用1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
(9)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10)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3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1)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4)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
(5)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6)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7)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8)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观念。
(9)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10)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应考虑到病人及其家属的利益,并注意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11)具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
(12)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
四、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关系矩阵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目标1 | 目标2 | 目标3 |
知识目标 | √ | √ | √ |
能力目标 | √ | √ | √ |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
| √ | √ |
五、课程结构与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23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8学分,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程及专业任选教育课程)64学分,完成所有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实践平台课程学分达到51学分,计算机、外语考试成绩符合我校本科毕业生的要求,准予毕业。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核心课程
(一)专业基础课程:局部解剖学、医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预防医学与流行病学、诊断学、实验诊断学、医学影像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全科医学概论等。
(二)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医院管理学、临床营养学、医药卫生法规、健康教育学、临床药理学、口腔科学、老年医学、康复医学、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
七、课程计划
(一)通识教育课程(8学分)
修读要求:学生应在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中修满8学分。
(二)专业教育课程(64学分)
修读要求:学生应在专业基础课程中修满56学分,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中修满8学分(限选1门)。
专业课程计划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 模块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 学时 | 总 学时 | 开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辅修课程 | 备 注 |
通识教育平台 |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 1012111003 | 大学英语Ⅲ | 3 | 3+1 | 48 | 1 | 考试 |
| 在自主学习中心完成至少1学时英语自学 |
1012111004 | 大学英语Ⅳ | 3 | 3+1 | 48 | 2 | 考试 |
| 在自主学习中心完成至少1学时英语自学 |
1017111005- 1017111008 | 形式与政策 | 1 | 1-4学期,每学期4学时0.25学分,由宣传部负责 |
|
1905111013 | 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 | 1 | 1-4学期,每学期4学时,由就业指导中心负责。 |
|
小计 | 8 |
| 128 |
|
|
|
|
专业教育平台 | 专业基础课程 | 1071921101 | 生物化学 | 2 | 2 | 32 | 1 | 考查 |
|
|
1071921102 | 局部解剖学 | 2 | 2 | 32 | 1 | 考试 |
|
|
1071921103 | 医学免疫学(含实验) | 2 | 2 | 32 | 1 | 考查 |
|
|
1071921104 | 病理生理学 | 2 | 2 | 32 | 1 | 考试 |
|
|
1071921106 | 药理学 | 2 | 2 | 32 | 1 | 考试 |
|
|
1072921005 | 诊断学 | 4 | 4 | 64 | 1 | 考试 |
|
|
1071921068 | 预防医学与流行病学 | 2 | 2 | 32 | 2 | 考查 |
|
|
1072921008 | 医学影像学 | 3 | 2 | 48 | 2 | 考试 |
|
|
1072921011 | 内科学1 | 4 | 4 | 64 | 2 | 考试 |
|
|
1072921085 | 神经病学 | 1 | 1 | 16 | 2 | 考查 |
|
|
1072921012 | 急救医学 | 1 | 1 | 16 | 2 | 考查 |
|
|
1072921010 | 中医学 | 3 | 3 | 48 | 2 | 考查 |
|
|
1072921013 | 内科学2 | 4 | 4 | 64 | 3 | 考试 |
|
|
1072921016 | 外科学1 | 4 | 4 | 64 | 3 | 考试 |
|
|
1072921014 | 妇产科学 | 4 | 4 | 64 | 3 | 考试 |
|
|
1072921015 | 儿科学 | 4 | 4 | 64 | 3 | 考试 |
|
|
1072921078 | 传染病学 | 1 | 1 | 16 | 3 | 考查 |
|
|
1072921086 | 皮肤性病学 | 1 | 1 | 16 | 3 | 考查 |
|
|
1072921019 | 外科学2 | 4 | 4 | 64 | 4 | 考试 |
|
|
1072921020 | 眼科学 | 1 | 1 | 16 | 4 | 考查 |
|
|
1072921021 | 耳鼻喉科学 | 2 | 2 | 32 | 4 | 考试 |
|
|
1072921083 | 精神病学 | 1 | 1 | 16 | 4 | 考查 |
|
|
1072121064 | 全科医学概论 | 2 | 2 | 32 | 4 | 考查 |
|
|
小计
| 56 |
| 896 |
|
|
|
|
专业方向选修课程 | 1072123063 | 医院管理学 | 2 | 2 | 32 | 1 | 考查 |
|
|
1072923002 | 临床营养学 | 2 | 2 | 32 | 1 | 考查 |
|
|
1072123058 | 医药卫生法规 | 2 | 2 | 32 | 1 | 考查 |
|
|
1072123060 | 健康教育学 | 2 | 2 | 32 | 2 | 考查 |
|
|
1072122052 | 临床药理学 | 2 | 2 | 32 | 2 | 考查 |
|
|
1072123061 | 口腔科学 | 2 | 2 | 32 | 2 | 考查 |
|
|
1072122053 | 老年医学 | 2 | 2 | 32 | 3 | 考查 |
|
|
1072122054 | 康复医学 | 2 | 2 | 32 | 3 | 考查 |
|
|
1072122055 | 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 | 2 | 2 | 32 | 4 | 考查 |
| 限选 |
专业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每学期不少于2学分,限选至少1门。 |
小 计 | 8 |
| 128 |
|
|
|
|
(三)实践实习、创新创业课程(51学分)
实践创新创业课程计划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 模块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周 学时 | 总 学时 | 开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辅修课程 | 备 注 |
实践创新平台 | 实验实训课 程 | 1071931011 | 机能学实验 (含药理学实验) | 1 | 2 | 32 | 1 | 考查 |
|
|
1071931012 | 局部解剖学实验 | 1 | 2 | 32 | 1 | 考试 |
|
|
1072931083 | 诊断学实训 | 1.5 | 3 | 48 | 1 | 考试 |
|
|
1072931082 | 实验诊断学 | 1.5 | 3 | 48 | 1 | 考试 |
|
|
1071131084 | 预防医学与流行病学实验 | 1 | 2 | 32 | 2 | 考查 |
|
|
1072931004 | 医学影像学实训 | 1 | 2 | 32 | 2 | 考试 |
|
|
1072931070 | 内科学1实训 | 1 | 2 | 32 | 2 | 考试 |
|
|
1072931085 | 神经病学实训 | 0.5 | 1 | 16 | 2 | 考查 |
|
|
1072931007 | 急救医学实训 | 0.5 | 1 | 16 | 2 | 考查 |
|
|
1072931005 | 中医学实训 | 0.5 | 1 | 16 | 2 | 考查 |
|
|
1072131088 | 内科学2实训 | 1 | 2 | 32 | 3 | 考试 |
|
|
1072931012 | 外科学1实训 | 0.5 | 1 | 16 | 3 | 考试 |
|
|
1072931009 | 外科手术学基础 | 1.5 | 3 | 48 | 3 | 考试 |
|
|
1072931010 | 妇产科学实训 | 1 | 2 | 32 | 3 | 考试 |
|
|
1072931011 | 儿科学实训 | 0.5 | 1 | 16 | 3 | 考试 |
|
|
1072131075 | 传染病学实训 | 0.5 | 1 | 16 | 3 | 考查 |
|
|
1072131080 | 皮肤性病学实训 | 0.5 | 1 | 16 | 3 | 考查 |
|
|
1072931013 | 外科学2实训 | 0.5 | 1 | 16 | 4 | 考试 |
|
|
1072931014 | 眼科学实训 | 0.5 | 1 | 16 | 4 | 考查 |
|
|
1072931015 | 耳鼻喉科学实训 | 0.5 | 1 | 16 | 4 | 考试 |
|
|
1072931183 | 精神病学实训 | 0.5 | 1 | 16 | 4 | 考查 |
|
|
小 计 | 17 |
| 544 |
|
|
|
|
课外实践 创新创业训练
| 1072131082 | 实习前临床技能训练 | 2 |
| 2周 | 4 | 考试 |
|
|
1072131083 | 临床实习 | 24 |
| 48周 | 5、6 | 考查 |
|
|
1072131084 | 毕业考核 | 4 |
| 4 | 6 | 考试 |
|
|
小 计 | 30 |
| 54周 |
|
|
|
|
1900111001 | 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 | 4 | 参加学科竞赛、技能训练、科研训练、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创新实验、学术交流、发表论文、获得专利、课外阅读与创作、相关社团活动和实践创新、自主创业等活动。具体要求参照《河西学院学生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教育学分实施办法》执行。 |
|
|
小 计 | 4 |
|
|
|
|
|
|
八、课程设置与毕业要求的关系矩阵
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学生能力达成的相关度,填写如下关系矩阵。
用符号表示相关度:H-高度相关;M-中等相关;L-弱相关。
毕业要求
课 程 | 知识目标 | 能力目标 |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
大学英语Ⅲ/Ⅳ | H | M | L |
形式与政策 | L | L | H |
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 | L | L | H |
生物化学 | H | M | L |
局部解剖学(含实验) | H | H | L |
医学免疫学(含实验) | H | H | L |
病理生理学 | H | H | L |
药理学 | H | H | L |
诊断学(含实训) | M | H | L |
预防医学与流行病学(含实验 | H | H | L |
医学影像学(含实训) | M | H | L |
内科学1、2(含实训) | H | H | L |
神经病学(含实训) | H | H | L |
急救医学(含实训) | M | H | L |
中医学(含实训) | H | H | L |
外科学1、2(含实训) | H | H | L |
妇产科学(含实训) | H | H | L |
儿科学(含实训) | H | H | L |
传染病学(含实训) | H | H | L |
皮肤性病学(含实训) | H | H | L |
眼科学(含实训) | H | H | L |
耳鼻喉科学(含实训) | H | H | L |
精神病学(含实训) | H | H | L |
全科医学概论 | M | H | L |
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 | L | H | H |
机能学实验 (含药理学实验) | L | H | L |
实验诊断学 | M | H | L |
外科手术学基础 | M | H | L |
实习前临床技能训练 | M | H | L |
临床实习 | L | H | L |
毕业考核 | L | H | L |
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 | L | L | H |
九、说明
(一)该计划适用于河西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学生。
(二)该专业学生从甘肃省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应届毕业生中招生中录取。学生参加甘肃省专升本考试,择优录取者入校学习。
(三)本专业选修课应按照方案当中所列选修,并完成相应学分。
(四)本专业学生第1-2年在河西学院学习,第3年到河西学院指定的教学医院或实习医院进行临床实习。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分实验、实训、见习、实习四个部分,实验、实训安排在学校实验实训室完成,学期见习根据课程计划安排在附属医院进行,实习前安排2周临床技能训练,实习由学校统一安排进行,实习要求见本专业临床实习大纲。
(五)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的学分,课程学分达到规定学分,完成所有实践实验教学环节,外语、计算机考试成绩符合学校本科毕业生的规定,毕业考核成绩合格,准予毕业,发放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方案制定负责人:
方案制定 小组 | 负责人:康东 执笔人:王霞、田莉梅 成员:康东、王霞、田莉梅、马丽、屠松、黄宝生、马维军、高鹏程、牛彦红、王春、陈善昌、苟凯红、郑江红 |
审核人 | 教学副院长:田莉梅 院 长:康东 |